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夜夜想工作室

所有的爱情,谈到最后都是一个目的

每天60秒读懂世界 17754312709 2022-12-11 9.06 K 次浏览 0个评论
网站分享代码

爱,是每一个人自从出生就与生具有的需求本能,无数的文人墨客讴歌爱情,更会以偶像剧的方式呈现爱情的模样,刺激着人对爱加码的渴望,人更会在不同时期都会对爱有着不同的引导和解读,所以很多人在恋爱后,或者说尤其步入婚姻后,都会感叹自己选错了人,失去了美好的爱情。但也许并不是不爱彼此,也不是得到后的不珍惜,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读懂爱的本质。

所有的爱情,谈到最后都是一个目的,就是“幸福感”,而能维系这段关系的根本就是“利己”。

这个人的存在,可以让你精神得到安慰,物质得到辅助,灵魂获得尊重

其实爱这个东西也是受不同阶段影响的外在行为表现,你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下对异性欣赏爱慕的标准也不会相同。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恋爱交往中,似乎浪漫,鲜花,礼物都是交往的标配,也都知道这些附加条件可以更快获得对方的好感,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通过这些东西,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爱,而这份爱,会令我们的虚荣心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感。

这种虚荣并不可耻,它只是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传递感情,也让被爱者自信满满。因为通常普遍都会认为,值得才会被如此对待。

那么既然开始能彼此那么“相爱”的恋人,为什么到后期变得水火不容?原因很简单,相互欣赏未必合适,相互吸引,被吸引的也未必是单纯因为眼前人。

荣格是最早观察到人类在心理上是雌雄同体的心理学家,他指出:

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荣格将其称之为阿尼玛(anima);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属于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animus)。

荣格认为,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构建男人和女人心灵结构的最根本的基质。男人并不完全是阳性的,女人也并不完全是阴性的。

因此在基因心理的推动下,这些看不见的内在伴侣,会在我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在亲密关系相处时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梦中的情人或现实生活中的一见钟情,并不是两个人之间恋爱关系的体现。它的心理学意义是,梦中的情人通常是自己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是自己的创造性的化身,想要和自身沟通、融合。

所以说穿了,可能一开始我们爱的,是另一个自己。

从恋爱到婚姻,关系角色的转变,我们会发现他(她)并和最初的或者自以为的样子不相同,而得到的也不过是表面上的爱,最终实质上得到的,不仅没有预期的美好,反而是一种占有和限制,不仅失去了自由还要持续为家和付出,爱自然会随之消失。

婚姻是被法律保护的,恋爱则不会,为什么?千百年婚姻制度的延续之所以被保障根本在于它能为国家,社会乃至民族人类产生贡献,这一点恋爱关系是无法达成的,基因的延续,和社会价值的增加,让它成为了被默许保护的对象。

看出没,任何关系,当无法实际给对方利己的价值,那么就不会长远。因此所有的爱情,谈到最后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获得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爱无非持续存在的关键,就是我们在后期通常都更关注甚至只关注自己,而忽略爱人。

END

文/解忧情感驿站

(作者:筱雨,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领域),擅长恋爱关系挽回修复,婚姻矛盾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导致的心灵创伤疗愈。孤独的人生旅程,倾听你的委屈和压力,帮来访者提升两性相处的技巧,挽回自己的爱人,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为更幸福的人。

已有 9.06 K 位网友参与,快来吐槽: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