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情神话》:打破“爱情”困境的女性书写
《爱情神话》海报
《爱情神话》是一部特别的爱情电影。90后女导演邵艺辉打破了过往影视剧中关于上海城市空间和青年爱情故事的“模板”,将镜头对准了弄堂里的中年男女,通过幽默戏谑式的对白和对小说、话剧、电影等艺术的互文解构,举重若轻地传达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
幽默解构:破除男女二元对立
在互联网加持下,有关男女权利不对等的讨论往往一点即燃,职场歧视、家庭责任、容貌焦虑等话题都是很容易引发广泛的争议。《爱情神话》也讨论了生活、工作、情感,但无意以女性视角对男权社会大肆批判,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进行伍迪·艾伦式的幽默化呈现。
《爱情神话》难为可贵的是并没有为影片中的人物和现象定性,仅仅作为现实生活图景的呈现。老乌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就是“嗲不嗲”,放在现实生活中这可能会被批得体无完肤,但电影却将其塑造为一个可爱幽默和带着海派文化的“梗”。又如老白的儿子喜欢化妆、穿搭,被老白指责为“娘娘腔”,但李小姐和格洛瑞亚却对此十分感兴趣。电影立足现实,通过精巧、一语双关式的紧凑对白,将生活中的丰富多彩和喜怒哀愁铺陈开来。
影片甚至故意制造了一种“性别倒错”,比如李小姐和老白一夜风流后,偷偷离开,对老白爱答不理;比如格洛丽亚和老白春宵一度,第二天转给老白一笔钱,还嘲笑他:“原来你这么便宜啊!”还有蓓蓓说的:“虽然我爱玩,但我永远都把家放在第一位。”当导演把一系列“渣男”行径,置换到权力关系中位于弱势的女性一方,并让一个男人来承受时,不仅道德批判的意味消失了,还制造出了一种错位的戏谑感。并且借由这种戏谑感,影片实际完成的是一种更为轻快的女性表达,不是复仇式的,也不是充满戾气和怨怼的,而是由自嘲出发,经过换位思考,最终完成了反讽。
温暖现实:回归生活的情爱叙事
不同于年轻人理想化、浪漫化、狗血化、浮夸化的恋爱分手桥段,《爱情神话》以朴实无华的世俗性赢得了良好口碑。一个中年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极易走向“狗血”,电影没有刻意回避一夜情、出轨等情爱叙事元素,但并未对其大肆渲染,而是以生活流的方式平淡讲述中年人小心翼翼的爱情故事。
影片虽取名“爱情神话”,但影片中的爱情却并非一个神话,不过是男主角老白与三个女人的纠葛,无外乎看戏、吃饭,帮心仪的女人带带小孩、修修鞋子、画画素描……没有海枯石烂,也没有生生死死。影片顶着“神话”的名头,但它每个细节都在告诉你: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三位女性与老白都有感情上的瓜葛,但她们在老白家相遇后,没有上演俗气的宫斗剧情,而是成为了朋友。虽然她们的婚姻生活都不顺利,但这没有妨碍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通透的感情观念,彰显了现代女性的魅力,也让观众感受到,无论什么年纪,女性都应该勇敢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感情,大胆追求爱情,重新开启新生活。
老白和老乌吵不散的友情、老白和蓓蓓离婚后依旧互相关心、老白和李小姐互相试探又若即若离的相处模式以及三个女人从针锋相对到惺惺相惜的奇特友情,都让上海这座繁华大城市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老乌的意外离世并未给影片蒙上悲伤的色彩,反而成为人物感知生命、直面内心的契机,让李小姐决定放下防备接受一段新的感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已有 7.88 K 位网友参与,快来吐槽:
发表评论